当袁银燕的电话被“恩BA何时开赛”的追问打爆时,这个姗姗来迟的民间篮球赛事,已经成为山城恩施炽热的社会话题:从鹤峰的乡村球场到州府的商业中心,从微信聊天框到抖音直播间,“恩BA”三个字正以10亿级流量的势能,重构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社会肌理。
最近,湖北省恩施州文旅局体育科科长袁银燕有点“压力山大”,他的电话快要被打爆了。
而今年,因为比赛场馆的改造和筹备州第十届运动会等原因,恩BA开赛时间被推迟到7月份。
一些性急的县市如利川、咸丰、来凤等赛区已经提前开赛。这让那些还没有开赛的县市如恩施市、鹤峰县等地的体育股干部,都面临着和袁银燕同样的压力。
2024年的“恩BA”赛季,一举创造出该州群众体育运动赛事最火爆的场景:700余支球队参赛、1.2万余名球员参与、1万余场火热的角逐、超10亿人次观看赛事网络直播或者短视频……
对于恩施州这样的山区和民族聚集区而言,太需要这样既能提振全州士气、又能提高该州国内外能见度,而且花费甚少的大型活动了。
不仅是州县官员们,甚至是省主管部门领导,都对2025年的“恩BA”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今年能够创下新的辉煌。
这种压力,不要说一般人,就是袁银燕这样从事群众体育运动多年的老将,也直言挺不住。
“近十年来恩施本土涌现出来的身体劲爆第一人!高水平赛事,对抗强度表现尤为明显,666。”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还是快手上,近两年来自恩施州慷慨激昂的声音明显多了起来。
与专业媒体人创作的内容相比,这些发自恩施民间的声音,更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些改变正在恩施州最基层的社会发生。
恩施市一位乡镇干部感叹,在恩BA举办之后,在民间的茶余饭后,谈得最多的不再是麻将桌上的输赢,而是本乡镇的球队在恩BA的成绩。讨论得最热烈的时候,恨不得自己上去替球员打比赛。
鹤峰走马镇篮球教练涂杰说,一个赛季过后,当冬季无赛事时,居民因缺乏运动普遍感觉“生活没精神气,过年后都胖了很多”;赛事恢复后,居民每天想着运动、健身、流汗。
人们普遍感受到,他们通过篮球赛事感受到“对抗的激情”,“很多人心中因篮球变得更积极,生活也随kb体育官网 kb体育网址之改善”。
在一场比赛中,一位男球员颧骨被篮球砸中,血流不止,比赛中断,他被紧急送往医院。
在受伤缝4针后,该球员安慰主办方说“打球受伤正常”,坚决拒绝赛事举办方的赔偿。
当地幼儿园一位小朋友在篮球赛空隙表演时,被国旗绊倒,坚持完成后才喊疼,家长说“男孩子摔一跤才会长高”。
在走马镇以外的乡镇,在那些“恩BA”受到追捧的地方,人们普遍感受到地方凝聚力的提升,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宽容,彼此间比以前更多了一份信任。
大学毕业之后,现年24岁的走马镇青年涂杰回到老家,发现这里青少年篮球培训是个空白点。
他将自家的集贸市场改成室内球场,创办了飓风体育培训学校,从青少年篮球培训入手,开始创业。
他最初的收费项目,是200元上100节篮球课,此外再加送60节课的增值服务。
创业第一年,为了推广公司的培训业务和赛事活动,他以1.5万元价格,请一家公司来做广告。
2023年,有多年篮球群众运动推广经验的鹤峰,在全县开始举办“村BA”,涂杰也在走马镇发起了“飓风杯”村BA。2024年,更是迎来“恩BA”赛事的加持。
作为当地不多的专业型篮球人才,涂杰很快就牵头组织了走马镇的篮球群众运动,在全镇组建了7个成人队,4个幼儿队,采用“小组赛+半决赛+决赛”的循环赛制开展活动。
不仅如此,涂杰还借势组建了6支女子篮球队,为她们制定降低门槛的比赛规则。比如,女子队可以抱着篮球跑,主打扩大参与面和提升赛事趣味性。
涂杰组织的篮球比赛,每场都有不少热心镇民观看,决赛观看人次,更是超过1500人。这还是因为受到场地限制,很多人想看却进不了场。
利用比赛搭起的人流聚集平台,涂杰又组织了走马镇非遗表演、选拔篮球宝贝等娱乐性项目。
他们通过冠名赛事、购买广告牌,租赁广告幕的方式,希望从篮球引来的流量中分一杯羹。
仅走马镇“硒之春”一家公司,就出资4万元现金赞助相关的球队。随着球队的晋级,硒之春的品牌从镇里走向县里,再走向州城。
走马镇人的体育热情高涨,涂杰也将体育经营业务从单纯的培训拓展到运动服、运动器材的销售。
从偏远小镇篮球青年涂杰的创业史,可以看到群众体育一kb体育官网 kb体育网址旦被激活,体育产业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鹤峰县文旅局体育股干部朱杨鑫介绍,群众篮球运动的兴起,快速拉动了当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以篮球场为例,最近几年,每年都有新的篮球场竣工。目前,该县篮球场的数量达到254个(室外246个+室内8个)。这里面,很多都是社会资本投入的。
近年来,恩施市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了16个篮球馆,单个球馆投资约150万—200万元。
这些球馆采用“培训+低收费开放”模式(如个人打球每次5—10元,包场300元左右),既满足了赛事场地需求,也为群众日常锻炼提供了场所。
深度参与“恩BA”的篮球教练姚竞表示,为了进一步推高恩BA赛事的热度,主办方特意邀请了国际篮球联合会终身荣誉主席程万琦、野球场第一分卫屈洋、CBA退役球员万圣伟等多位篮球界知名人士,前来助威恩BA。
州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举办其他大型活动比,恩BA的财政资金投入相当有限。
这样一个1.2万人直接参加的活动,财政直接投入仅59万元,却产生了10亿级别的流量。
这样的效果,既与恩施州篮球运动群众基础较好,前期球场建设较为完备有关,也与恩施州社会经济发展鲜明的时代特性有关:集体感的回归。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的发达,让社会变得越来越个体化。每个人日益习惯个性化的工作与生活。
大城市多样化的娱乐消遣活动,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但是,在乡村里,人们开始怀念以往那种火热的集体生活。
篮球恰恰是集体性非常强的群众运动。大家一起训练,一起比赛,共同承担比赛结果,共同分享喜怒哀乐。
在篮球赛事进行过程中,人们重新建立起集体荣誉感,地方认同感,继而共同维护本地的声誉。
在鹤峰,有个民营企业组建的篮球队,在鹤峰赛区冠亚军争夺中输了。他们不太服气,特意向县里申请,愿意自费到州城比赛,为鹤峰赛区争光。
从民族交流的角度来看,“恩BA”的效果也是空前的。前后有40多个民族的队员参与到这场赛事之中。
更多人被吸引到体育运动中来,就会刺激体育器材、体育服装、运动防护器具以及体育培训业的消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人们开始为了一场重要的或者有亲友参加的比赛,跨出家门,还频频跨区域观赛。
观赛之余,也顺便参观一下赛事城市。这又给赛事城市的餐饮、旅游等诸多产业带来活力。
每逢“恩BA”重要赛事,赛事地政府就会借机组织摆手舞、土家迎客礼、打铁花、地方茶艺等非遗或民俗文化表演,并展示地方美食,以此欢迎本地或者外地的球迷。
人气起来了,企业也坐不住了。毕竟,体育消费的主流人群,是热爱生活且有能力消费的一群人。
在“恩BA”赛事中,可以看到各种奇怪的球队名字:“汤辣子夜宵”队、“来凤银鲨”队、“零食优选”队、“宣恩三棒鼓”队、“塑橙青年”队、“大河商会”队、“朝阳电业”队、“卓信融资担保”队、“坪坝营教育”队……
如今在恩施各县市,有点名气的企业,如果没有一支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球队在赛场征战,老板都不好意思出门。
2024年的“恩BA”赛季,社会资本向赛事注入资金达300万元之多,远超政府的投入。
在恩施州城市发展规划馆,有一张表格很引人注目:2023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266.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5.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59.17亿元。
体育产业正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自身发展空间巨大,而且直接促进了恩施的旅游业、康养业等诸多产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恩施州上下全力以赴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但是,国内旅游业日益内卷,竞争白热化,常常让人看不清方向。
“恩BA”的成功,一下吹散了旅游业前行路上的迷雾,让恩施州看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至此,恩施州高层的谋划和民间的意愿,在“恩BA”赛事上形成合力,实现了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