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12月,中国获批药品数量保持稳定,2023年12月获批药品数量602款,环比下降3.7%。随着监管审查能力的提升,中国药品行业保持稳定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和药品使用,促进中国药品行业健康发展。
从药品类型看,化学药占比81.4%,生物制品占比3.0%,中药占比15.6%,化学药仍占据最大比重。从药品生产方式看,注册企业自主生产占比86.4%,通过MAH制度委托生产占比13.6%,其中,有15.7%的化学药采用委托方式生产,占比较高。生物制品的生产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仅有5.6%采用委托生产。
注册企业区域分布方面,化学药品注册企业主要分布于山东、广东等传统优势生产区域;生物制品注册企业集中分布于吉林和山东,作为具有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生物制品、全国首个基因工程产品干扰及基因工程疫苗素中试生产基地的省份,吉林表现抢眼,在疫苗和基因治疗药物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中药药品注册企业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广东、江西等地。
生产企业区域分布方面,从化学药看,相比于注册企业占比,山东的生产企业占比提高1.8%,广东降低3.7%,海南降低0.4%,广东、海南等地的化学药生产呈现向外转移趋势。山东得益于较好的化工生产基础及广泛分布的产业园区,化学药生产呈现向内转移趋势。类似地,江苏得益于生物制品发展起步早、配套完善等优势,生物制品生产呈现向内转移趋势。
近半年来,获批医疗器械数量保持平稳,12月略有减少,为2074款,环比下降0.6%。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器械监kb体育官网 kb体育网址管审批持续提速,高端医kb体育平台 kb体育在线入口疗器械产品应用步伐加快,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从器械来源国家看,2023年12月获批的国产医疗器械数量占比为96.0%,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从管理类别看,2023年12月获批的Ⅲ类器械占比为15.1%,环比提升1%。随着医疗器械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及医疗器械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化,国产医疗器械的种类和质量不断提高,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等领域创新成果加速走向市场。
2023年12月,从注册企业区域分布看,江苏和广东的企业最多,是热点分布区域。具体地,除江苏和广东外,河南、湖南、山东的Ⅱ类器械注册企业占比较高;浙江、北京、上海的Ⅲ类器械注册企业占比较高。浙江的Ⅲ类器械产出能力较强,与当地产业支持政策完善、产业配套完备、“浙造器械”品牌建设等因素密不可分。
从应用科室分布看,2023年12月获批的器械数量前五的科室分别为医学检验科、普通全科、手术室、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其中,应用于医学检验科的器械占比超三成。随着分子检测、免疫检测、生化检测技术的快速进步,医学检验科医疗器械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持续提升,创新产品产出效率提高。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